• 联系我们
  • 地址: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
  • 电话:159116031100
  • 传真:027-68834628
  • 邮箱:mmheng@foxmail.com
  • 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 - 校园新闻
  • 中国新闻网:叶嘉莹文学纪录片《掬水月在手》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召开
  •   中新网天津9月13日电(记者张道正)“远天凝伫弱德之”叶嘉莹文学纪录片《掬水月在手》学术研讨会日前在南开大学迦陵学舍召开。

     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兼理论评论委员会会长、大学新闻与学院教授尹鸿,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锦华,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等知名电影评论家、电影学者出席研讨会,与天津市文联陈洪、天津电影家协会方卫、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张静等文化界、电影界人士展开讨论。

      尹鸿表示,影片准确细腻地记录了叶嘉莹先生的一生,并始终贯穿着叶先生与故乡故土的关系。这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国家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。对于今天重新理解爱国主义和树立文化自信、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具有意义与价值。

      戴锦华回忆学生时期在大学聆听叶嘉莹上课的情景,深深为这样一位智慧女性的诗者之所折服。她表示,影片创作者试图寻找一种语言,一种句式的、视听组合的电影化的结构形态来进行时间与空间的双重表达。坐在银幕下,能感受到叶先生经历的种种,看到她对生命的体认与接受,这种彻悟也成就她的诗意人生。

      “这是一部寻找知音的电影,而不是大众化的电影。它非常准确地把叶嘉莹先生的人生境界、诗词境界表达出来。当观看者一旦被带入其中,就会感到很充实。”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、中国电影家协会原秘书长饶曙光认为,《掬水月在手》是一部反映文学人物的高水准的人文纪录片。

      大学艺术学院教授、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说,“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过程中不断分化,于喧哗的文化热闹当中,一部分文化精髓是难以的,它们在一些知识的静心守护下,波浪不惊地、优雅地承传下来。而叶嘉莹先生所守护的正是传统的古典诗词之。”

      陈旭光认为,《掬水月在手》是一部叙事复杂的纪录电影,它以叶嘉莹先生的人生经历、心灵经历为总体框架,包含、他述、史料、影像、吟唱“多背后的故事 谢霆锋声部”的对话,将叶先生的个体人生跟国家命运紧密相连,用杜甫诗歌的方式、“慢学”的特点呈现出来,意义非凡。

      《电影艺术》主编谭政认为,《掬水月在手》不仅仅是一部是简单的传记片,除了人物本身魅力之外,也感受到影片的形式之,感受到诗词之、影像之、人格之相融而成的电影,其意境深远,穿透力极强,音画相映,久久回荡。

      会上,南开大学文学院院长沈立岩,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、天津电影家协会副周志强,哲学院教授薛富兴,文学院副教授刘忠波,文学院陈琰娇、马春靓等也围绕着影片的文化内涵、哲学高度、艺术创新等方面分享了观影体验。

      活动当天,电影出品人毛继鸿、廖立作为电影主创来到现场,他们介绍了影片的创作过程与制作推广情况,并与专家学者进行深入交流探讨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