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联系我们
  • 地址: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
  • 电话:159116031100
  • 传真:027-68834628
  • 邮箱:mmheng@foxmail.com
  • 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 - java培训
  • 周有光笑忆:开大会被上万只大雁集体大便“轰炸2014-12-15java培训
  • 末日颅骨,杜峰老婆,血毒的命运,非梦卡盟主站,www.kkbobo.t,xiao77论坛最新,宅男情人,凌豹姿,爱拍跑跑卡丁电2,大连市河道费,www.12sqw.co,狂野目标插曲,kaitlyn,leeb,绯闻女孩第六季大结局,佳妮姐,chengrenxiao,博大的近义词,初吻天使恶作剧,方谬神探百度影音,隋唐演义宇文化及,狂恋法老王,锡林郭勒盟人事人才网,一千年以后天气晴,剑噬星空,玩嘢王,钟嘉欣,告罄的读音,重生之铁腕大亨,花谢花开飞满天,今日家居李欣,爱城,上不去,lanyanwan.co,星际狩猎者,驴叫唱法,官气笔趣阁,郴州众恒,重生射雕之郭靖txt,依依弄情,败走华容道,不出所料,谁主沉浮刺缘,gavaa,诺基亚n70pc套件,www.600qw.co,终极三国中文网,杨洪基简历,万道森罗,色窝窝论坛,恩赐柴鸡蛋,老婆太委屈

      核心提示:“913”后开大会,被上万只凌空飞过的大雁用集体大便“轰炸”,周老笑谈:“这样的事一万年也不一定碰上,这是我在干校遇到的最有趣的一件事!”

      本文摘自:《博览群书》2010年07期,作者:庞旸,原题为:《向周有光老人学习什么》

      我与周有光先生年龄相差半个世纪,却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“”大乱中,戏剧性地成为“五七干校”校友。当然,那时的我,一个“小童工”,还不认识先生。与先生交往,拜先生为师是三年前的事。从那时起,我感到眼前打开了一扇窗,一扇清楚地看历史、看人生、看世界的窗。以前困惑不解混沌不清的许多问题,在先生这儿找到了答案,整个人也变得豁达、通透了起来。于是,拨开忙忙碌碌生活的烟尘,时不时来到先生的书案前,与先生对坐,听先生讲东讲西,成了我心灵的某种需求。

      今年4月末的一天,我代一家出版社社长看望105岁的周老。周老欣然为之题词:“了解过去,开创未来;历史进退,匹夫有责。”

      前年,80多岁的邵燕祥先生看到我写的《周有光先生的双文化论》一文,曾在《文汇报》上发表《报周有光先生书》,表达对先生文化理论的折服;最近,年已九旬的李锐先生又在《炎黄春秋》发表文章《向周有光老人学习》,表达了同样的意思。这二位先生堪称文化领域的大家了,但他们都深深服膺和敬佩周先生,这是为什么呢?我觉得,这不仅因为周先生历经一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,有许多坎坷而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体验和经验;更因为周老先生是学贯、打通各个学科的“通人”。他对历史、现实、文化问题的思考,不囿于一时一地一族一派的窠臼,打破现实功利的羁绊,站在整个世界文明史发展的角度,看得深,看得远,看得透彻。这些真知灼见,确实有益于当代中国人更好地“了解过去,开创未来”。

      另外,我觉得向周有光老人学习,至少还要学习以下几个方面:

      一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,关心国运民瘼的情怀。

      周老出身常州的世家,早年在上海大学和光华大学攻读经济,曾留学日本。抗战时避难重庆,在“农本局”从事战时物资供应工作。战后携夫人到国,边在银行做事,边在大学里读书做研究。1949年新中国成立,他和当时许多爱国知识一样,放弃在国外优越的工作、生活条件,毅然回到祖国。他说:“我们都认为中国有希望了,中国的建设等着我们。学经济那么多年,我想中国当时最缺乏的也是经济建设,于是立志回国搞经济。”他在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教书,还在新华银行和人民银行任职,一身兼了三份工作。同时,业余从事语言文字研究。1955年中国文字委员会成立,他来开全国文字会议,这一来就被留下,担任“文改会”拼音化研究室主任。这次大改行在周老虽是“意外”,但他欣然接受。他说:“我认为语言学方面还是要更新,因为整个中国要变成一个现代化的国家,每个方面都要更新,经济方面当然是最主要的,语文方面当然也很重要,但是不如经济这么规模大。”对此先生评价说:“从早年到老年,他一直在追求中国现代化的建设。经济最根本,所以他选择了经济学为专业;语文是现代化的利器,因此成为他的副业。但是1955年他大概已感到经济这条是走不通的了,退而求其次,他终于接受了以副业为专业的安排。”从上海来,三份工资变为一份工资,收入大大减少,但他不以为意,心投入文字、汉字拼音化的工作。3年后,《汉语拼音方案》出台。从那时到现在,这个方案全中国、全世界都在使用,它把古老的汉语引向了世界,引向了现代化。周老的实践也发展成一新的学问――《汉字概论》。30多年后,界性的信息化技术大潮中,汉语拼音方案发挥了它独特的作用。它不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标准化序列,而且被电脑等现代化工具广泛使用――“发挥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”,周老也被称为“汉语拼音之父”。今天,几乎人人使用拼音打字、发短信。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汉语拼音,我们今天的生活会是什么样。